<倩婷--玩不起的遊戲__人際焦慮和週期性的憂鬱問題>

Guru, 您好,
不好意思,有個個人的問題想要請教您,想聽聽您的見解。 我因為人際焦慮和週期性的憂鬱問題,已經做了心理諮商近2年。諮商時間也不算短了,我想對我是有些幫助,但仍然沒有解決問題,要將深埋在潛意識的原因找出來,並不容易,甚至是不可能。過程中,會因某些被壓抑的情緒釋放後,產生原來沒有預期的問題。曾經以為從不覺得寂寞的我,最近卻時常覺得寂寞,但詭異的是,逃避和人接觸的傾向同時更為明顯,簡直進退兩難。 不過這不是我想請教Guru的,只是想吐露一下自己最近的心情而已。因斷斷續續都有在靜坐,一次靜坐時,在紛亂的思緒中,突然發現一樣一直都在,且我本來就熟悉,但不知為何卻從來沒正眼看過的東西。經過一小段類似像浦公英種子些微的晃動後終於著床安定下來,我覺得從此後我就能輕易找到""-或許應該稱為""的意識。 如安駐在那個意識中,有的是平靜和深深的放鬆感,然而同時又觀察到有一個處於不名焦慮、緊張、慌亂狀態的""-或許該稱為""。是不是可以不用再去諮商探討那個""為何如此的不安,而直接放掉對它的認同?
這似乎是困難的,但為何是困難的?為何放掉苦惱是困難的? 我的諮商師是學佛的人,上菩提道次第廣論的課已五年,她曾介紹我去上課,我也去了幾次,但那樣的上課方式,對我這種有人際焦慮問題的人是無法忍受的折磨,自然無法繼續下去。不過,根據Guru所言,不去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或許才是對的。我曾把上述靜坐發生的事告訴諮商師,她沒有多作評論,不過幸好也沒有說我是精神分裂。請問Guru,放掉那個認同是對的嗎?說放就放得掉嗎?

Guru 的回答:

倩婷、一個人不是一個人!而是一大堆的記憶、配合著一大堆的

習慣性、加上一連串的血糖、內分泌、荷爾蒙、能量的燃燒等等

的變化、及周圍迅速轉變的人事、物事、及物質及環境、還有地

球的重力、地心吸力、離心力、及受月球影響的潮汐、各大星體

的重力及牽引力、及上一餐的食物、昨晚的睡眠、最近的運動、

休息、或勞碌、熬夜、及空氣中的氧份子、天氣的變化、空中的

磁場磁波及...說不完的說不出的無法可說的種種條件、互相

縱橫交錯影響、才撐托出那個在多愁善感的到處資詢的徬徨無助

的倩婷!這是個非常廣大無邊的遊戲,從極宏觀的整體宇宙的能

量擴散交流、到極微觀的小分子的運動組合、從中出現一個小小

的倩婷、一些心理諮詢師、一兩本宗格巴自己也搞不清楚的菩提

道次第廣論...這個遊戲一般俗人是玩不起的、因此就自然認

命低頭、做他的諮詢師賺他的錢過他的生活,或做他的宗楁巴寫

他的菩提道次第廣論,自己莫名其妙、也弄到後來的讀者跟著莫

名其妙,或做她的倩婷繼續迷糊混亂、焦慮不安,到處找諮詢師

或宗格巴或菩提道次第廣論!嘻嘻..明白嗎﹖ 明白了就當下明心

見性,不明白會誤以為我在批判人、在胡說八道,祂就是這樣的

發生著..沒有做者、也沒有被做的

懂嗎﹖懂了就可以和整體能量共舞、是自我在舞、也是整體能量在舞、是祂在舞、更是舞在發生..不懂嗎﹖沒關係、繼續來上咕嚕的課程!祝福您、從此開心幸福!

Guru,
我發現了,那個問問題的和那個要被不認同的,恰恰是同一個,因此放棄認同不只是困難,而是不可能。現在,沒有問題要問了... 倩婷

佛教是講諸法性空的虛無主義嗎?
大乘佛教講『空』,但空的含義是什麼,不但教外之人不瞭解,教中一般人也只能從字面上粗淺解釋,難以掌握其真正的意思,甚至連那些智商較高的小乘人也不理解空真正的意義。因此,很多人只從字面上去瞭解佛教,甚至學術界的人都認為佛教是虛無主義。但正因為空的意義難解,沒有相當慧根悟性的人會對其意義產生誤解,墮入頑空,導致否定因果報應、善惡和三寶的作用等反造惡墮之業。故對慧根低下思想不成熟的人,說空也是違犯菩薩戒的。佛教哲學將一切事物,即萬法,分為性相兩方面,『性』是事物的自性,『相』是事物的觀象,現象就是世俗智能認識到把握到的事物表面現象。『自性』是經過理性思辨才能認識的東西。佛教中世俗智所認識到的事物,稱為俗諦,聖智和思辨所認識到的事物的自性稱為理諦。事物的現象按世俗智的標準,全部承認其有,事俗諦如三界六道,器世界和六道眾生,苦集滅道,生死轉回,並力受生,因果報應,世間法與出世法等等,不能說它不存在,包括自性、自我在內,在世俗諦中無法否定它的實際存在。若不承認世俗諦事物的存在,就會墮入否定一切的頑空,這是佛家最反對的。事物的自性有兩種,一種是世俗上稱的自性,如人、動物、山水等等,都有它的自性,因為有這種物自性,才不會相互混淆,才有各不同的形象和作用。對這類物的自性,佛教從不否定。那麼空是指什麼呢?是指一種『特殊自性』的空。『特殊自性』是指一種不依賴任何別的事的單一、獨立、自在的物我自性。這種『特殊自性』觀念是一種無明形成的虛妄觀念,實際上並不存在這樣的自性。實際情況是,包括物質和精神意識在內的一切事物都是緣起之物。既然如此,怎麼會有不依賴眾緣的單一獨立自在,這自性不就是空嗎?這就是以思辨的方法認識的性起緣空之理,但從思辨的角度認識的空,不是理諦『真空』,而理諦的真空是開悟後的聖智的直覺經驗,不是空有的對立,而是空就是緣起、緣起就是空的空有統一境界,這是思辨智慧無法解決的一個難題,性空的難悟也在此。總之,緣起性空既不是外行所理解的虛無主義,也不是思辨性的色空彼此不能相容,而是『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』的色空為一體的直覺經驗。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俱生智
摘錄自~~ 佛性/吉噶康楚仁波切開示
英文繕寫:Daniel Altschuler
翻譯:李香蘭
日期:2005 4 14,15
吉噶康楚仁波切於2005年來台時,應邀講授「佛性」。
佛性是一切眾生本自俱足的珍寶,它覺知一切,但對一切沒有任何執取。在四月十四、十五日兩天的開示當中,仁波切先從禪修來談佛性,再依著彌勒佛所著《寶性論》討論佛性的哲理。

佛陀教法同時也告訴我們,眾生的自性和一切現象的本性為空,並且離於各種概念。如果本性不是離於各種概念、離於能執,則能執永遠需要有客體物件(所執)。於是主體的心追隨著客體對境,這是二元對立,因此不能成為究竟真理,它永遠只能是相對的。這二元的心有著各種的分別和分別的對境,這不是問題,但它就只能是相對的。它由因緣而生,由相對的自然性質而滅失。
相對的心不是問題,惟非究竟真理。究竟的心、究竟的真理、佛性,這些都必須是可靠的,是我們實際上可以信以為不變的,是並非由因緣而存在或滅失的。這裏的「本質」是指我們自身存在的本質或心的自性。
當我們說「心的自性」,這是比較相對世間的說法:火的本性是熱、水的本性是濕、地的本性相對上而言是堅硬。究竟上,自心的真實本性是空,「空」意謂無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等,沒有東西可以讓你確切地指認出:這是我的本性。因為色等皆空,所以真實本性不是一個我們可以確切指認的東西。

就以思維和記憶這兩件事來說吧!明瞭的特性、清醒的特性、有意識的特性,這都不是各種因緣所能創造出來的。就像不管人類多麼努力地以電腦複製人類心靈的功能,也無法製造出意識。能夠真實享受快樂,真實體驗痛苦的,是我們所稱的有情眾生,是他們真實的受困於輪回或者真實的從輪回中獲得解脫。

一個人如何受困於輪回?又如何體驗痛苦呢?

在相對的心當中,我們有自我的觀念,而自我需要被珍惜、被保護。因為自我需要被珍惜保護,於是有了嗔恨和愛執。

由於嗔恨,我們試著推開整個世界;因為愛執,我們又試著將整個世界拉進來。

我們愚蠢的行為充斥著矛盾與無知,然後還有嫉妒和驕慢。因著這些煩惱纏,我們造作了許多業。業起因於我們的行為,輪回就以這樣的方式被創造出來。而實際體驗痛苦的是這相對的心,它是意識,它是清醒的,它是實際的知者,它是帶有自我觀念的真實相續。


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,當我們有心的經驗時,是否表示也體驗到俱生智?

不。心是心,心是染汙的,染汙把我們困在輪回當中,染汙製造痛苦。所以,當我們說要在心上好好下功夫,以便真正接觸到俱生智,我們並不是要陷入好壞的思維形式中,然後捨棄或執取;我們只須單純地接受心的目前狀態。
當然,我們和感官知覺一起生活,無論我們感覺到什麼都不會束縛我們,因為感官知覺沒有束縛我們的能力,束縛我們的是我們自己的分別心。

無明實際上內嵌在我們的分別心當中,所以我們必須讓我們的念頭和情緒保持它們的樣子,不迎不拒任何心中認定為究竟真理的事情。

如果我們能單純地讓我們心的狀態和情緒就是它們的樣子,就單純地是它們的樣子,那麼在禪修當中,念頭和情緒還是會生起,但它們不會持續超過一秒的瞬間。

由於它們的本質,在生起之後,它們總都會消融。因此當它們消融時,我們不要造作;更進一步地,在那一刻,僅僅保持平靜和明覺。在念頭和情緒剛剛消融之後,在念頭和情緒消融的那個空隙,有「俱生智」。

開悟成佛的功德〈特質〉什麼是?

它真正的功德是無垢,是離於各種的障蔽。這是一項功德,然後所有其餘的功德是從解脫、覺醒及不可摧毀之實相本身〈即法界體性〉而來的。這些是開悟的真正功德。開悟的人所給予的教授,我們稱為「法」。法的本性實質上是平和的,是沒有任何煩惱纏。實相本身以及通往實相的道,亦皆稱為「法」。

當佛陀教授法,群體開展了,我們稱這個群體為「僧」。僧是覺醒的,當然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程度,他們的離障程度也不同,但所有的僧眾都有一個發心,就是達到全然的覺醒並且開悟。


佛、法、僧,這些實際上都是佛性本身的副產品。當佛性完全離於各種障蔽時,開悟也就是佛性,因此當沒有任何障蔽時,即為真實佛性;我們所瞭解的開悟即是如此。開悟的功德也都是自然任運的,如同有太陽時就有陽光。因此就像這樣,開悟的所有功德都來自佛性本身。

密乘略知整個佛法的中心都環繞著離苦、得樂兩個主題。但是因由眾生的根機不同,而有不同層次的開展。最下層的世間乘,以業果為中心勤修善業、斷除惡業,將來避免苦果得到樂果。
出世間乘分聲聞乘及大乘。聲聞乘以出離輪迴為中心,斷除流轉根本--煩惱。大乘以希求佛果的菩提心為中心,圓滿佛果的福德、智慧二種資糧。
此乘又分顯密二教世尊傳授密法,往往在特別的因緣及非公開的場合傳授。佛滅度後,大量的密續經典多由空行母存,幾百年間,大乘顯教與密乘隱微。直到西元五、六世紀,無著大弘唯識大乘,接著開始有行者至鄔金國土請密法,印度的密乘才開始弘行。為何密乘的傳授都如此秘密?蓋此妙道,是佛陀為了一些具足大悲心、勇猛精進,想要速疾成就、利益眾生的利根者而宣說的。這種妙道雖然成就的速度快,同樣地,障礙、危險性也高。不是真正具器的弟子,是不能輕易傳授的。而在修習過程中,感應也特別多,沒有純淨的動機以及認知,便往往被這些感應而帶偏。執此為殊勝成就,忘卻真正佛法中的大悲心、菩提心、般若智慧等內涵。所以僅僅對於具器弟子秘密傳授,是怕其餘眾生無法領受而產生邪執、退墮,造下極重的罪業。但是,實際入門時,亦有其方便善巧之處。密乘分:事、行、瑜伽、無上瑜伽四部,即是隨著行者於生起空觀及本尊瑜伽的能力不同而設立。並以前三部為進階,趣入最深廣的無上瑜伽部。故密乘的內涵,絕非浮泛輕易,亦非飄渺無門。此二特點,當於後文詳述。
密乘殊勝密教雖然深奧難持,但是的確有其稀有殊勝之處。據教典記載:賢劫千佛中,只有四尊佛宣說密乘。而本師釋迦牟尼佛便是其一。一般來說,若依顯教的走法,最快也要三大阿僧衹劫才能成辦佛果。但對於一些想快速利益有情,大悲心特強的上根行者,則無法容許任何成佛道路上的些微遲緩,因此,佛特別針對此類有情宣說密法。總的來講,顯教與密教的目的,都是為了成佛、利益眾生。他們在基礎道次--出離心、菩提心、空正見的修習上,也是相同的。而密乘之所以殊勝處,即在於能速疾成辦佛果之法、色二身。成辦此身之因便是修習智慧與方便二分,直到圓滿。而密教再智慧與方便二者的融合,教於顯教由為善巧殊勝。若不破所受誓言戒,最遲必能在十六生中成就。因此,修習密法的速度是大大超過於顯教之上。此外,密教本身,自有其特殊之處。略舉數點:一、密乘經典在所有經典中有最多、最清楚的教理根據和修法。二、依各修習密乘行者,因其具有極強烈的大悲心策發,願速救脫有情,故能策發起勇猛的廣大心行。三、因修習與本尊相應結合之法門,觀見自身即佛、本尊,故能速疾清靜自身心相續之不純潔。四、透由修習生起圓滿之次第,能將外在環境、種種五欲受用,及內在慾望、煩惱妄見轉為道用。亦能轉換內在身中各個蘊、界、支分、氣脈、明點、輪處為佛色身及法身之因。透過這種修習方法,不僅能快速清靜成就自身相續,也能善巧運用這些方便道用來利益眾生。究竟成佛時,即能成滿清淨身分、處所、受用、事業等四種功德。因此,密法所具備之意義及不可思議的功德、威力,絕對是一位悲心深廣的大乘行者所希樂的一條速疾道。
如何趣入密乘佛陀為了不同條件的眾生而宣示各種法門,目的是要引導眾生達成共同的目標--佛果。在這個前提之下,與其把人天乘、小乘、顯乘、密乘看成截然不同的優劣派別,倒不如說是一條漸進佛位的必經之路。因此學密者必須先具備人天乘的皈依、十善法,進而生起對輪迴苦因厭離的小乘出離心,並推己及人,發起願度眾生出離輪迴的大乘菩提心;同時對於滅除苦因的空性見有正確的認識,再配合六度波羅蜜,才能趣入密乘。簡而言之:必須有小乘、大乘顯教作為基礎,才能學密。否則徒事念咒、修本尊法等儀軌,而無上述之基礎,只能算是外道法,並非佛教的密法。

學密者最重要的入門步驟,是先依止據清淨傳承的上師,必須有源自金剛持佛的清淨、無間斷的傳承,及其他種種條件。倘若不具足,則學法者難以達到密成果位的成就。所以弟子不能急於修法,而隨便找上師傳法。必須有耐心的等待、觀察。若已得到具量上師,則需求受灌頂,灌頂即代表得到上師的開許,能趣入壇場。弟子也因灌頂加持而清靜了種性。受灌頂已,必須嚴持誓願戒。若是前三部,僅需受菩薩戒;若是無上密部,則需持受密乘戒。總之,學法者必須具備內外各種艱難的條件,方能成就密乘果位。一般人若今生無具足成就的因緣,但是能努力種下來生能成就的因,也是相當的殊勝!故而,若是發心希求受學密法之悲願行者,皆當從顯教的基礎中漸次深入,未來所成就的果位定是不可思議的!


三乘戒律的共同基礎——出離心

傳法上師首需重戒 --節錄三乘戒律的共同基礎——出離心任何一位傳授佛法的上師,無論他傳的是大小乘或密法,都需護持清淨的戒律,若破了最重要的根本戒,他已不能修成三乘佛法的殊勝果位,更無法成為一名具足法相的上師。

戒律清淨的比丘(尼)才能給居士傳戒,《律本事》中云:「傳戒者必須為受戒者講解戒律學處,否則就像把利劍交給瘋子,瘋子四處砍人,徒增禍患。」

對大乘來說,守持戒律及通達戒律學處,且有能力傳授菩薩戒的人,才有資格成為顯宗大乘的合格上師。

在印度班智達旃陀羅閣彌(大乘唯識的主要弘揚者)所著的《菩薩戒二十頌》中雲:「從彼具有勝智力,具戒上師前受之。」

即弟子應在嚴謹持戒(具戒)、精通戒律儀軌(勝智)並有能力傳戒(勝力)的具相上師前求受菩薩戒。

在金剛乘而言,印度大成就者菩提密所著的《密宗道次論》中提出了金剛上師的法相,最重要的幾條是:具足三昧耶,通達灌頂等儀軌,通過修持上師的竅訣,已生起了修法的暖相等。

持戒清淨的標準

法王如意寶在《教誨甘露明點》中說:「何為清淨持戒者,佛經論典所宣說,一切取捨守如眼,濁時雖然極難得,小乘菩提金剛乘,各道成就之違緣,根本墮罪與自續,常非並存為淨戒。」

其大義是,能做到如經論中所宣說的,守護戒律的一切學處就如同守護自己的眼睛,在五濁惡世末法時代中已非常稀有難得了,如果有人自相續中遠離了小乘、大乘及密乘的根本墮罪,那麼他就是五濁惡世末法時代中,持戒清淨的人。

在守持根本戒的基礎上,應盡力守持三乘戒律的支分戒,如此對自己而言,能增上功德、減少過失,對他人而言,一個人持戒清淨,別人見了,自然會生起恭敬心,使他們種下善根,從而使佛法在世間長盛不衰。

末法時代更應持戒

末法時代持戒的人與客觀環境都不如當年世尊在世時。
當年修道氣氛濃厚,人的根基深厚,戒律清淨,現在修道氣氛淡薄,破戒障緣大增,眾生的根基也遠不如前,煩惱越來越熾盛,持戒的難度也越來越大。但現在如能盡力持清淨戒,所獲的功德也會遠遠超過從前正法時代。

《等持王經》云:「經恒沙數劫,無量諸佛前,供養諸幢幡,燈具飲食等。若于正法壞,佛教將滅時,日夜持一戒,其福勝於彼。」 其義為正法時代的人,在恒河沙數劫中,以種種上妙供品供養無量諸佛的功德固然很大,但尚不如末法時代修行人一日一夜持守一條戒的功德。

另《大乘無量壽經》也說:「在娑婆世界五濁惡世中精進修行,守持一日一夜的淨戒,比在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年的功德還大。」

因此我們不要因為處於末法時代而自怨自艾,應多思維末法時代持淨戒的利益,斷除疑惑,努力持戒。在這種惡劣情況下產生厭離心、出離心,精進持戒修學,其修持的進展速度也會很快。

戒律與修行

有些人對證悟成就非常仰慕,尤其想在很快的時間內能夠證到大圓滿的境界,卻對戒律這些基礎法不感興趣,或認為在證悟後再守持清淨戒律也不遲,這種觀念顯然是顛倒了因果。法王在他的《勝利道歌.天鼓妙音》中,強調了修法的前後次第,指出若欲證悟大圓滿,必須先有清淨的三昧耶,欲獲大乘出世之智能,必先有清淨的菩薩戒。同樣的,若想得到小乘羅漢果,就必須先有清淨的小乘別解脫戒,這三者是以「後後為因,前前為果」。如果沒有清淨的戒律作保障,佛陀所傳的八萬四千法門一個也不會修成,就像一位司機,無論他的技術多麼嫺熟,首先他考慮的是安全,如果他違規駕駛,終將一失足成千古恨,前功盡棄!

在末法時代,修行人毫無疑問地,會遇到形形色色內外密違緣和障礙,我們對此應作出怎樣的回應呢?佛在《般若波羅密多攝頌》中說:「在外境上我們應對上師生起不退信心,對六道眾生生起無偽的悲心,虔誠皈依祈禱上師三寶,從內心堅固自已的誓願,並生起智能。」只要具足這四種條件,無論是內外、密逆緣,都會自然消退。

法王如意寶也曾在教言中這樣強調:末法時代只要具足以上四點,修法上的違緣就像天空的烏雲,被強風卷去,此修行人可圓滿得到上師三賓之加持,對輪回中的眾生也永遠不生煩惱,不會捨棄。 益西彭措堪布- 佛學多媒體資料庫益西彭措堪布部落格

西藏佛教寧瑪、薩迦、噶舉及格魯四大教派,皆主張循婆娑宗、經量部、唯識宗及中觀宗之顯教

宗義依次深入,而後進入密教之「事續」、「行續」、「瑜伽續」及「無上瑜伽續」。顯密之修

行,皆立足於「出離心」、「菩提心」及「空性見」,並以戒律來規範其行為,在家的密教行者

必須遵守:十善、菩薩戒、密宗律儀;出家的密教行者,還必須遵守出家律儀。

藏傳佛教十分重視修行的次第。修行的次第分為「共同次第」和「密宗次第」。「共同次第」即

「四加行法」。密宗次第為事續、行續及瑜伽續,皆修有相瑜伽和無相瑜伽。有相瑜伽以己心觀

修本尊,無相瑜伽兼修本尊空性。修行時,事續以身語之「外事」為主,行續於「外事」、「內

定」等分,瑜伽續則以「內定」為主,無上瑜伽續分生起次第和圓滿次第,兼有「大圓滿」及

「大手印」之修法。生起次第一方面觀修本尊通達其自性空,一方面使「死有、中有、生有」三

有轉成「法身、報身、化身」三身。圓滿次第依據「心氣無二」之原理,使較粗之心氣止息,呈

現「最細光明心」及本尊之「幻身」,由經「光明心與幻身雙運」,最後淨化成「法身及色

身」。大手印先覓得「唯明唯覺」之心,次通達自性空,而後呈現「本心俱生心」,並緣想空

性,達成無分別之「樂空雙運」,其果即為「方便智慧合一之大手印」。大圓滿在不計止息較粗

之心氣下,直接通達心性之「體性本淨,自性明見」及「大悲周遍」,其果為「法、報、化」三

身。


藏傳佛教之修行目的,在於答成三身圓滿之佛果。眾生之得以成佛,在於眾生皆有佛性。佛性一

是指眾生心之空性,一是指自性空之「 最細心氣」。將客塵之「有垢心氣」除去,使三身呈現,

便是藏傳佛教所追尋的「果」。密法的修習是必須有師承教授的,雖然近代不丹的諾蒲活佛、寧

瑪派諾那呼圖克圖、噶舉派的貢噶佛爺、薩迦派的根桑活佛、格魯派阿旺堪布和東木格西等公布

較多密法,但若無師承指導,按圖索驥,是很難收到成效的。故編輯本文之目的,是藉大師們公

布的密法,簡介藏傳佛教密法之精粹,解開世人對藏密的誤解和偏見,敬盼讀者必須要在上師的

傳承教授下修習,千萬不要按「書」所云進行實修,否則難以深入,更易入魔。


四加行法加行,又稱分便或稱為前方便、方便道、前行、到前基礎,指正式修行的必要準備,正

式修道之前所修的一切行,都可以叫做加行。藏傳佛教十分重視修學次第,強調道前加行學習,

並且有系統的、嚴整的加行修持法。四加行法有顯密相共的「四共加行」法和密教的「四不共加

行」法,而「四不共加行」法的修持,應有顯密相共的加行為基礎,四加行不修,無資格修本尊

瑜伽等正行。四共加行法也稱普通加行法,噶舉、寧瑪以觀「人身難道得」、「思維無常」、觀

「輪迴苦」、觀「善惡業報」為顯密相共的「四共加行」;格魯派以淨信、修四無量、思無常、

發菩提心為「四共加行」,以出離心、菩提心、正見為「道之主要三根本」。編輯認為,普通加

行的修持,應分座上修和下座後修行兩部份,噶舉、寧瑪的「四共加行」屬座上修,格魯則強調

下座後應以出離心、菩提心、淨信正見、四無量心等指導行者日常生活,以「三士道」而開示

「五乘佛法」。可知漢藏佛教諸加行說,可將之歸納為「堅固正信」、「發菩提心」、「得正知

見」、「懺罪積福」四項。對「四共加行法」在此就略而不述,而著重於「四不共加行法」。四

不共加行法即:皈依大禮法、金剛薩埵法、獻曼達法、上師相應法。學密行者無論修習何種密

法,這四種先行法必須預先修習,然後才能銜接正行修法。但是,四不共加行法可全修,亦可共

修其中二法或一法,隨行者的時間、環境方便而定,並無硬性規定。特別是「四不共行法」之儀

軌及設壇的要求很複製,對一般行者來說,宜簡化行之。


第一加行---皈依大禮法漢傳佛教說「三皈依」,而密教行者除皈依佛、法、僧三寶之外,尚須皈

依金剛上師。無喇嘛上人何以成佛,即所謂「四皈依」,故第一加行即皈依大拜法。皈依大禮拜

是以身、語、意的完全專注作業修持的重點,以身表示其虔誠的敬仰;以口〈即語〉誦祈禱咒

文,願一切眾生皆能離苦得樂;以意誠心意念諸佛、菩薩及上師等前諸成就者的殊勝,並對此發

出一種讚嘆和追隨者的信念。修大禮拜法時,首先雙手合掌接觸前額,代表對佛、菩薩及諸成就

者之身的虔誠恭敬,藉此消除身上的惡業,行者並因此而將了悟法性之身;接著雙手接觸喉部,

藉此清除口語的惡業,行者並將因此而獲得諸多口語的特質,能無礙地弘揚佛法,使正法久住;

最後雙手觸心部,藉此清除意識的惡業,行者並將因此而生出「如所有智」和「進盡所有智」。

接著拜倒下去,前額、雙手和雙膝五部位碰觸地面,象徵淨除貪、嗔、癡、慢、疑五獨,並轉化

五獨成五智〈法界體性治、大圓鏡智、平等性智、妙觀察智、成所作智〉,而站立起來時,則象

徵行者將以五道〈資糧道、加行道、見道、修道、無修道〉引導眾生走向覺悟之境。做完大禮拜

後,行者觀想所有傳承上師和佛、法、僧三寶,以一種無實體的形式,化光融入自身,然後安住

於禪定之中,以大禮拜的累積功德,加之上師和三寶化光的融入,則能產生智慧。皈依大禮拜因

此而視之為「四不共加行法」的重心,因為一切皆由此而始。


第二加行法---金剛薩埵法由於本有的佛性受到無明的蒙蔽,造就了無數的惡業,而在六道中輪迴

不止。要清除惡業就必須修持金剛薩埵法。金剛薩埵法猶如光明驅逐黑暗,故稱為密教行者必修


之法,亦是「四不共加行法」中最重要的一法。惡業在根本上是沒有實質的,經過金剛薩埵法或


其他法門的修持,惡業是可以被消除的。行者可以憑藉四種力量來淨除業障,這四種力量是:1.

懺悔對象的力量:金剛薩埵乃十方三世株佛的總集,行者在他們面前懺悔一切惡業,乃為一個殊

勝不凡的懺悔對象。2. 懺悔的力量:因為眾生累積的惡業,正有形無形受著各種痛苦,而不知去

消除障礙,現在懺悔我們的惡業,這就是懺悔本生的力量。3. 完成斷除的力量:發露懺悔後,行

者應斷除貪、嗔、癡、慢、疑五毒惡業,這是完成徹底的,因而有強大的淨業力量。4. 不再犯的

力量:懺悔並斷除過去的惡業之後,今後發願絕不再犯任何新的惡業,這就是不再犯的力量。


第三加行---獻曼達法所謂獻曼達法也稱為「大供養法」,密教行者須透過供養上師、三寶,來表

示自己的虔誠和敬意,此加行的目的是為充實覺悟的本質,故行者應該將一切珍貴美好的東西都

用來供養上師和諸佛菩薩。一般用花、香〈用藏香或燃檀香木〉、燈、水果,但其實重點不在實

物而在手印、真言和觀想。


第四加行---上師相應法修習上師相應法是表示行者修行的虔誠和虛心,防止慢的產生。佛陀在世

時,由於有人修持瑜伽法認為自己已證四果,其實他尚未離欲界,但佛陀並不訶責他們妄語,而

稱為「增上慢人」,就是「特殊驕傲的人」。所以,以後密教行者都以這一教導為誡訓,十分注

意不落於「慢」〈驕傲〉。上師相應法,以觀想上師為金剛持的形象。為什麼要以上師為金剛持

呢?這是因為如果以上師的血肉之身來作觀想的話,行者可能就以為金剛上師是一普通的人,而

會產生貪執或者厭煩等種種妄想,障礙開悟的道路。為避免這些障礙的產生,必須完全清淨和虔

誠後,領受更大的加持。行者應該注意的是自己的修行,而不是上師。例如,行者想得到一朵蓮

花,而恰好這時有人送一朵蓮花給你,不要去計較是有錢人或是貧困人送給你的蓮花,這沒有什

麼關係,重點是你已經有一朵吉祥的蓮花。這個觀念在密教修行中是很重要的,千萬不要輕視、

懷疑,甚至批評你的傳法上師,應該珍惜上師所傳的教法,並且衷心的感激上師。而且不只是對

自己皈依的上師要報這樣的態度,而是對所有的喇嘛上人,都應該報同樣的態度。用這種觀點來

修上師相應法,便能體驗「身」為「化身」,「語」為「報身」,「意」為「法身」的三身境

界,並包容一切眾生於此三身境界中。上師相應法的重點與四皈依法相似,仍是觀在三光,只是

四皈依法必須慎重修持,上師相應法是方便法門,可以全部用觀想來完成而不必做實際的手印或

臥拜、跪拜。這樣在任何場所,只要有空閒的時間,都可以進行。近代修四不共加行者的坐觀,

多採用「七支坐法」。寧瑪派四皈依儀規中,即先行插入九節佛鳳法。噶舉派把「四不共加行

法」作為「道大手印」修止觀的前導來修持。四不共加行像鳥的一個翅膀一樣,而要能飛,必須

雙翼具足,在四不共加行圓滿功德積累之後,下一步就是智慧的積累,而這也是第二個翅膀。


七支坐法修完「四加行」後,就可以修瑜伽。瑜伽在梵語中是相應的意思,馬和軛的結合義,最

早見於《梨俱吠陀》中,後來延用到《奧易書》時代,它的含義是調息等的觀行法,觀「梵我如

一」之理,以合於「梵」進而與「梵」結合。用現代的話來說,瑜伽就是止觀,是積聚智慧的方

法。在傳統上,藏傳佛教密法修完四加行後,接著就在修止觀,藉著止的修持便能進入觀的境

界。然而,處於現今社會,常人的心不太平靜,故而也有先修止而再以定力而修「四加行」的。

所謂止,在藏傳佛教中稱為「息內」,就是平定的持久。如果用漢傳佛教的話來講,就是修習禪

定。修定要有一個舒適的坐墊,而修定的姿勢及主要方法,就是常說的「七支坐法」。「七支坐

法」是密法的預備先行修法,根據貢噶佛爺開示說:「加行者,正行之基也,基礎不固,不啻於

堅冰建築樓台,無論如何莊嚴,一旦日出冰消,終歸顛倒,行者亦然;加行未備,縱修得神通妙

用,不知出離,與外道共,功力消失,仍然輪迴;故宜先修加行,安奠法基,辛勿輕忽。且加行

為求身、口、意三寂,身寂如大日如來,《現證菩提經》〈此經屬行事部〉說:大日為一切佛之

身金剛,以為身要,易得加被故,應如大日如來七支坐法,其五種作業,各具功用。」這段話總

結了加行法的重大意義與七支坐法的連續性。


一、七支五氣七支坐法為毘盧遮那佛即大日如來的坐姿。大日如來為「五智佛」中央之佛,代表

根本智慧,即真理之種子。五氣中最主要的是命根氣。命根氣是生命之氣,有持續壽命之功用,

人之死是以命根氣斷的緣故。二、七支坐法的效能七支坐法所產生的效能,是使行者身、口、意

得到安穩和控制四憶念。首先是身安穩,出現無分別智。無分別智是離卻虛妄而與真理冥合的智

慧。七支坐法將空中的五種氣攝於中脈,使人體消化、內分祕、血液循環、感覺等機能控制的靈

息亦入中脈。第二是口安穩,口安穩實際泛指五官,對五官引起之印象,不說是,亦不說非,若

說是說非即落兩邊而非中道,只有中道觀才能心不動,脫離想念進入禪定的狀態。第三是意安

穩,行者修禪定,應不想過去、未來,亦不想正在從事之禪定,如此不執著於禪定,方能入定。

禪定中所執空有觀,應是非空非有,真空妙有,有無雙照,妙契中道。第四是四憶念,及控制於

身、控制感官、控制於意和不斷守護此三者之門戶。有人認為心是真實存在的,心能知覺體認苦

樂等種種感覺。但是,心所覺悟一切外象也是虛幻。修觀就是要明了心是虛幻不實,其方法就是

直觀心的淨明本性,也就是空性。若能如法勤修直關自在,覺悟的經驗必定會逐漸地自然產生,

行者就可以按步就班,如法修行正行。


大手印大手印之名在顯教也有,用十指結出種種形狀,接稱為手印,又稱印、印契、印相、契印

等。在密教,手印代表身、口、意三密的密身,又是諸佛菩薩法德的標幟。佛菩薩手有所執拿法

器也稱為印或執印,如刀、槍、金剛杵、鈴、蓮花等。但真正堪稱「大手印」者,非經密乘第四

灌頂所授之大手印,則不能稱之為「大手印」。「大手印」在梵文讀為「嘛哈黎德羅烏巴德

夏」,「嘛哈」譯意為「大」,「黎德羅」譯意為「印」,「烏巴得夏」譯意為口訣。藏文譯意

為「大手印口訣」,然而現譯名在「大印」中加入「手」字,是為尊重佛典之意。此「手」字為

尊稱佛之手,表佛之如所有與盡所有及二無分別、空樂智慧。「印」者,表佛之二無分別智,而

此智為最上、最重要而且最密秘,猶如印璽,謂一切輪迴涅槃之法,無不一一契合佛之如何妙

智,無一法更逾越此智之外者。其稱為口訣或口授,則表示言簡意賅,具涵深理,便於行者口誦

心記。所以《大手印明點續》云:「手,為諸法空性智。手喻空智,凡所執持,悉為手之功能。

凡所顯現,即是空之妙用。印喻印記,決定義也。由空所現諸法,決定不出乎空。以覺覺之,莫

非正智。大者,謂更無深廣殊勝。

;;